一键摁下,4架无人机从航母车平台上鱼贯起飞,2条110千伏线路及4座杆塔设备的巡检,两个小时完成,3处温度异常的警示即时呈现配电运检中心的电脑终端并生成了检修作业单……这是国网昆山市供电公司电网数字化转型的一个应用作业点。罕见40摄氏度高温持续考验电网负荷和安全,国网昆山市供电公司依托国网技术支撑,在迎峰度夏的高温保供电中全力以赴推进区域电网数字化转型,无人机航母车、集群无人机、带电作业车、智慧变电站等电网新技术、新装备,在PMS3.0新系统里集成新流程,催生昆山电网保供的新动能。
一只“机”:线路集群巡检“日行”千里不疲惫
智能巡检线路的无人机出征(央广网发 翟晓诤 摄)
8月16日8时整,在昆山高新区南郊,国网昆山市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新装备的一台“天鹰号”无人机航母作业车,稳稳地驶停在一座苗木场外的生田路边。由输电运检班班员陈凯和邵劲博组成的作业组,开启了无人机航母车的升降台,驻守在输电运检中心办公室电脑端的作业组负责人,发出了巡检工单并点击了“任务执行”键,4架无人机鱼贯而出,飞向4个巡检任务区……
依托PMS3.0系统的大数据比对,4架无人机对作业区内的线路、杆塔及附属设备分别进行精细化“体检”,并将“体检”结果实时传输到PMS3.0无人机作业管理平台,在隐患、缺陷管理模块上进行进行智能比对,判定出隐患点并实行闭环管理。
国网昆山市供电公司管辖有1896公里长的输电线路及接近10000公里长的配电线路,对线路的精细化巡检,过去都是靠人工爬杆、肉眼观察或者望远镜检查的。无人机巡检的效率提升是几何级的。
在昆山公司配电运检班徐健成的感悟中,无人机固定巡检和特殊巡检,将过去由人工承担的日常巡视、检测、隐患(异常)识别、自动警报与后期消缺的停电工作票、不停电作业票自行关联起来,对线路异常的隐患排除实现了“一键起飞、一端汇办”。
这是电网数字化示范项目可以让人直观感受的一种新震撼。
昆山公司目前已装备29套(架)的无人机投入智能化巡检。仅在配电运检领域,依靠无人机对5054台(面)环网柜的放电巡查检测,一架无人机一天的作业工效超过100名人工,尤其是特巡和线路跨越河道、林带等特殊环境的巡检,无人机的比较工效更高。
一间“屋”:不停电作业应急“起跑”提速十倍
2022年8月19日10时46分,一台橙色带电作业工程车驶进昆山市不停电作业分公司大院,胸挂“人员安全准入信息卡”的蒋立明和他的班组一行4人,上午完成了昆山117江柒线、121连展线、126南粮线、127陆农线4个点位的不停电抢修作业后,驱车返回。
在一间被同事们称为“黑科技小屋”的库房前,蒋立明将领用的防静电工作服、特种手套、电动工具及器材送回库房。“黑科技小屋”是进入两个物资库房的必经之地。蒋立明一进入“黑科技小屋”,门顶部装备的一台RFID智能识别系统,随即发出细微蜂鸣声,蒋立明捧着的工具的号、领用人、领用时间、送返时间,即时在电脑终端生成。四套电动工具的电池被分离出送入一台“智能电源集中管理系统”,厢式系统自动为两套需充电的电池充电……
两个库房里数千件不停电作业工具器具,都安装了“身份”芯片、“工况”芯片,经由两道智能识别系统“把关”,无须工人登记,无须班组负责人签字,每一位持有库房“准入信息卡”的抢修人员的应急抢修出发时间,从通常需要的至少20分钟缩短到了最快2分钟内……
当天清晨7时38分,这个不停电作业班组接到协同抢修任务后驱车出发,用时仅7分钟。
2021年4月成立的昆山顺达不停电作业分公司,是江苏县级公司的“第一家”,应急抢修、机器人上岗、人机协同、农配网全机械化改造等协同不停电作业的探索,成为苏州或全省“第一次”。“黑科技小屋”的数字化应用让抢修出发的“起跑”提速了10倍,工况智能维护和领用、返库流程优化则为不停电作业的安全和效率提升加了“双保险”。上半年,昆山不停电作业实施1515次,减少停电4.66万时户数,较上年同期增长了68%。迎峰度夏期间,昆山公司更是取消所有停电计划,不停电作业常态化开展。
一张“图”:无须客户“来回跑”业扩减冗一半
“线路一目了然,电源点一目了然,客户定位一目了然,可以即刻给予答复……”2022年8月19日9时10分,在国网昆山市供电公司营销部办公室市场班,班长江松岭打开电脑里一个“电网一张图(昆山)”的管理系统,昆山综保区物管公司的“高压新增”和昆山机械、昆山海珊智能科技、金鹰天地实业、华泰建安等4家企业的“高压增容”业务, 出现在电脑桌面上,5家客户分布在开发区、张浦镇、周市镇。客户新增用电的点位与最近电源点的点位及线路走向,均在图上精准地呈现出来。江松岭点开 卫星定位的实时图像,放大了看,道路、厂房、线路杆塔及线路边的建筑物一目了然。
在一个标注红色“新”字的“主动服务流程时限管控表”,1家客户的“高压新增”和4家企业的“高压增容”业务,经由江松岭一键审核通过,意味着5家客户业扩申请已得到受理并进入下一个服务流程。
根据“电网一张图”显示的企业周边供电环境,现场勘测人员的任务就是辨别客户新增需求点与电源点之间的地下通道有没有必须回避的施工因素,现场给予接电方案答复。若干个手机终端连接着一台电脑终端,对客户最优供电方案自动生成、即时答复,简化了内部审核交办流程。
昆山拥有超过105.6万家市场主体,从变电站到线路,再到配变站(配变房)和各类用户,昆山“电网一张图”的数字化采集融入国网 PMS3.0系统,业扩流程减冗一半,尤其是客户不需“来回跑”成为可直接感知的功能延伸。
今年6月,国家电网公司推行的“设备数字化、作业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协同数字化”PMS3.0电网管理系统,在昆山正式上线运行。15项电网数字化建设示范项目在昆山公司投入建设,75座变电站实现可视化远程监控,20个变电站的智辅系统完成调试,在支浦、恒盛、虹桥、南浜、绰墩等5座110千伏变电站实现了智慧变电站“一键顺控”……
无人机集群巡检、电网一张图、不停电作业安全升级和效率提速一间“黑科技小屋”,只是昆山电网数字化转型电力客户和社会公众能够直接体验到的功能延伸与服务延伸。数字化全面融入电网的智能管理、客户服务、安全生产,为昆山“获得电力”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注入了一股股新动力。基于多领域的集成应用,在国家电网公司的PMS3.0管理系统中,昆山公司的机器人智能巡检和机器狗智能巡查的智慧变电站、电力线路通道上1600套可视化监控系统、集成3385个智能开关和8600台智能分级的配网自动化系统、120座变电站智能辅助系统,均可实现数据贯通和移动终端同步使用。(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