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普新区数字乡村建设将“数字城市大脑”作为指挥中枢,把“四好农村路” 综合管理平台和新区社会治理智慧平台作为具体应用系统与“数字城市大脑”对接。在“市域治理网格化”及“乡村公路数字化”两方面进行应用场景系统建设,强化“数字城市大脑”在市域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支撑作用。
夯实基础支撑,赋能乡村发展升级
金普新区因地制宜、主动作为,开展了“四好农村路”建设,2021年金普新区被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涌现出了石河街道、炮台街道、七顶山街道等“四好农村公路”省级示范乡镇、三十里堡街道等“四好农村路”市级示范乡镇,通过示范带动、典型引领,为助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战略发挥了交通先行作用,全区农村公路建管养运水平全面提升,涌现出一大批安畅舒美的农村公路。截至目前,金普新区已建成各级公路744条2015.743公里,其中:国道3条182.309公里,省道1条20.434公里,县道17条247.836公里,乡道103条514.537公里,村道620条1050.627公里。农村公路总量740条1813公里,占总里程的89.9%。
金普新区“四好农村路” 综合管理平台旨在提升农村公路综合管理水平,为行业相关单位提供全方位业务服务,实现平台的“先进性、实用性、时效性、便捷性”。先进性是指平台所采用的技术架构与软、硬件开发手段均具有较高的技术先进性;实用性是指平台的功能定位紧密贴区级农村公路管理实际,充分服务于全区“建、养、运、管”等公路管理实践;时效性是指平台及各业务系统具有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保障业务数据及时更新、业务事件及时回传处置;便捷性是指平台与各业务系统具有方便、灵活的数据更新能力,配合移动终端的可移动性录入与查询,可便捷使用系统服务。
创新数字管理,赋能乡村治理增效
金普新区社会治理智慧平台以政法综治平台为基础,按照“信息化+创新管理体制”的模式,依托于“数字城市大脑”,打通数据壁垒,建设基础数据共享交换系统,构建金普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该平台响应国家、辽宁省、大连市的指导意见,构建平战结合的指挥调度体系,提供集约的公众服务;最终目标是建立可调度、可管理、可监控、可分析和可评价的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平台。
平台包含:综治数据系统、网格化管理系统、可视化分析系统、矛盾纠纷调处系统、GIS全要素应用、网格APP、平安考核系统、预警预测系统、研判分析系统、风险管控系统、以及命案治理系统。利用金普e格APP与平台的有机结合,将基层社区中的人和事,转化为一条条数据,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打造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的智能化治理新模式。
截止2022年7月12日,该平台共完成收录约153万实有人口基础数据。其中户籍人口约83.8万人,流动人口约69.2万人。处理事件11931条,其中已办结1061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