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是数字化创新、转型、发展的典范,是区域新的强劲增长动能。记者日前获悉,作为上海首批市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徐汇滨江数字化转型示范带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徐汇滨江岸线长度达11.4公里,区域面积9.4平方公里,规划总量达到950万平方米。区域内有近500家企业入驻,20多万人员通勤,以及数以万计的参观游客。面积广、人流多,日常运营管理和维护难度可想而知。
面对徐汇滨江新增20万白领的大规模高频急需、高端个需,依托“好好生活,AI西岸”小程序,打造西岸生活数字体验地图,串联徐汇滨江多处数字体验景点,实现线上预约、服务精准定位、展览购票、商业服务功能,畅享系列数字网红打卡地,向社会公众推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数字互动体验活动;平台自2019年首发上线以来,已积累近60万准确到达人群。已建成5大数字生活示范应用场景,实现“畅享滨江”掌上服务,优化“智慧出行”便捷服务,完善“智慧楼宇”配套服务,创新“智游西美”文化体验,升级“数字商圈”消费体验;目前“智慧出行”纳入滨江沿线8个停车场、2000余个车位,建成上海市首个室内外商用可预约车位的停车场,可提供停车预约、室内外混合导航等服务。
此外,打造平战结合的综合治理创新场景。聚力滨江11.4公里狭长岸线的城市治理提升,落地一批“一网统管”“一网通办”特色应用,提高滨江现代化治理效能,实现高效“数字政务”、精细“数字城运”的有机融合、按需叠加。目前已建成一体化的“智慧水岸”管理平台,形成“一屏观全域”的区域管理中心,逐步实现在线指挥调度、数据辅助决策、闭环监督考评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有序试点智慧巡逻和客流监测场景,在龙华、斜土街道已试点部署8台智能巡逻车,每周发现案件近千件;拓展“汇治理”移动端基层治理应用,合理布设一批自助政务服务终端,完善近8项文旅相关的“一窗受理”服务,拓展“社区云”“随申码”政务服务,延伸“汇治理”移动端进小区应用。
《徐汇滨江数字化转型示范带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秉持‘数智赋能、畅享滨江’理念,凸显国际大都市卓越水岸特质,聚焦跨界融合的数字经济、以人为本的数字生活、高效协同的数字治理,打造率先转换新动能、率先应用新技术、率先探索新经验的滨江数字化转型示范带的特色战略”。推动徐汇滨江从“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产业秀带”的转变,全力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三高”融合示范带。结合徐汇滨江“一港一谷一城一湾”的发展布局,聚焦人工智能、生命健康、艺术传媒、科技金融四大产业的产业规划,开展十大专项行动,向社会公开发布徐汇滨江8个应用场景需求清单。推动形成孪生互通的数字底座共享带、高端引领的创新型产业集聚带、融合普惠的数字生活体验带、平战结合的综合治理创新带。
下一步,徐汇滨江将持续深化数字化治理专项行动,持续深化“两张网”建设,不断升级“智慧水岸”,完善滨江城市运行体征,拓展城运功能,延伸政务服务;持续开展数字基建及数字要素两项专项行动,以大数据和软件信息等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载体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AI、5G、区块链等为引领的新一代信息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深入推进5G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室外分布系统(综合杆站)建设工作。